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藍色駭客

第14章 第五章

藍色駭客 杰夫里·迪弗 5697 2018-03-15
“哎,給你。” 吉勒特轉過身。帕特麗夏·諾蘭遞給他一杯咖啡。 “加糖和牛奶,對吧?” 他點點頭。 “謝謝。” “我注意到你喜歡這麼喝。”她說。 他差點就要脫口而出,告訴她監獄裡的犯人們是怎麼用香煙來換取袋裝的純正咖啡,然後用水龍頭里的熱水沖來喝。但這件逸事儘管有趣,他還是覺得沒必要急於提醒大家——包括自己——他是個正在服刑的囚犯。 她在他身旁坐下,拉拉樣子俗氣的針織裙子。再次從法國名牌路易威登手提包裡拿出指甲油瓶,並打開來。諾蘭注意到他投在瓶子上的目光。 “是護甲劑,”她解釋道,“成天打鍵盤很傷指甲。”她與他對視了一眼,然後低下頭,仔細端詳著自己的手指尖。她說:“我是可以把它們剪短,但那麼做就破壞了我的計劃。”她在“計劃”兩個字上稍稍加重了語氣,彷彿打定主意要讓他分享一件純屬她個人的秘密——而他卻不肯定自己是否真想知道。

她說:“一天早晨我從睡夢中醒來,那是在今年年初——實際上就是新年期間——我孤身一人在飛機上度過假日之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個三十四歲的單身電腦女高手,生活中陪伴她的只有一隻貓和臥室裡價值兩萬美元的半導體產品。我決定要改變生活方式。雖然我不是什麼模特兒,有些地方還是可以盡量修飾打扮得好看一些。比如像指甲、頭髮、體重等等。雖然不喜歡運動,我還是堅持每天凌晨5點鐘到健身房鍛煉。我曾獲得西雅圖健身牆球中心踏板增氧運動女皇的稱號。” “嗯,你的指甲確實很漂亮。”吉勒特稱讚道。 “謝謝。而且大腿肌肉也很不錯。”她說這話時,目光看著別處。 (他心想,她的計劃或許還應該包括在調情上下點功夫;可以採用一些練習方法。) 她問,“你結婚了嗎?”

“離了。” 諾蘭說:“我曾經差點……”說到這裡她停下來,掃了他一眼,觀察他的反應。 別把時間浪費在我的身上,小姐,他心裡想。我可是一樁沒有勝數的交易。但與此同時,懷亞特·吉勒特還是明顯感到了她對自己的興趣,知道她並不在乎他是個身材瘦弱、嗜計算機如命的癮君子,而且還得服一年刑期。剛才編寫機器人軟件時,他就捕捉到她崇拜的目光,知道她被自己所吸引歸根結底是因為他聰明的頭腦和對計算機的滿腔熱情。而這些品質在任何時候都終將戰勝英俊瀟灑的臉蛋和身材。 但此刻關於愛情和單身生活的話題卻令他想起了前妻艾萊娜,頓時情緒一落千丈。他不再說話,只是點著頭,聽諾蘭在一旁敘說她在地平線在線公司的經歷,她反復強調,那裡的生活比他所能想像的要刺激得多(雖然從她說的話裡沒有任何事實可以證明這一論點)。她還談了在西雅圖的生活,談她如何與朋友以及花貓相處,談她與電腦高手和芯片騎師們奇特的約會經歷。

他彬彬有禮、神情茫然地傾聽著這些信息。十分鐘後,他的計算機響亮地發出嘟的一聲,吉勒特忙朝屏幕望去。 搜尋結果: 搜尋要求:“菲特” 位置: alt. pictures. true. crime 狀態:新聞討論組 “我的機器人搜索到了一條信息,”他喊道,“有一個新聞討論組提到菲特。” 新聞討論組——收集針對涉及各個領域的主題發表專題討論文章的不同網絡新聞組——是設在因特網之下的一個分支,被稱做用戶網,代表Unix系統的用戶網絡。用戶網開始於1979年,最早用於北卡羅萊納大學和杜克大學之間,專門傳送純學術性討論文章,明令禁止討論黑客、性和毒品等話題。可是到了80年代,一些用戶開始認為這些限制規定帶有審查的味道。隨之而來的“大造仮”運動產生了選擇類新聞討論組。從那以後,用戶網就變得像一個邊睡小鎮,你可以在裡面找到針對地球上任何一個事物所發表的見解,從赤裸裸的色情描寫到文學評論,到天主教神學,到擁護納粹政治,再到對大眾文學傲慢尖刻的抨擊(比如在alt. barney. the. dinosaur.must. die新聞組)。

吉勒特編寫的機器人軟件搜索到有人在alt.pictures. true. crime這個選擇類新聞討論組發了一個帖子,裡面出現菲特的名字,於是趕緊向主人報告。 吉勒特上載了新聞討論組閱讀器,開始上網。他找到機器人提及的那個組,仔細查看屏幕。一個名字叫弗拉斯特453的人發了一個帖子,提到菲特的名字,附件裡有一張照片。 莫特、米勒和諾蘭都擠到屏幕周圍。 吉勒特點擊那篇文章。文頭是: 發件人:“弗拉斯特” 新聞組:alt. pictures. true. crime 主題:菲特的老朋友。誰都有別人。 日期:4月1日,23點54分08秒+0100 行數:1323 主機名: 出處:

網絡新聞傳輸協議一張貼主機:modem-76. flonase. dialup.pol.co. uk X-追踪newsg3. svr.pdd.co. uk 960332345 11751 62.136.95.76 X-新聞閱讀器: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5. 00. 2014.211 多用途郵件擴展服務器:微軟產品MirneOLE V5.oo.2014.211 路徑:news. Alliance-news. corn! traffic. Alliance- news.二! Budapest. usenetserver. corn! News out. usenet-server. corn! diablo. theWorld. net! newspost: the World. net! newspost. the World net!

接著他開始閱讀弗拉斯特發來的帖子。 各位新聞組成員: 我從老朋友菲特那裡被收到這個。是在六個月前。以後再沒有聽到了他。有誰再貼這樣的內容。 ——弗拉斯特 托尼·莫特說:“瞧裡面文理不通的句子。肯定是外國人。” 人們在網上使用的語言能夠暴露其許多特點。英語是最常用的語言,但真正的黑客還掌握許多其他語言——尤其是德語、荷蘭語和法語,這樣他們可以和盡可能多的黑客同行交流信息。 吉勒特下載了弗拉斯特附件中的照片。這是一張案發現場的舊照片,上面是一具裸體女屍——身上被扎了十幾刀。 琳達·桑切茲顯然是掛念著自己的女兒和未出生的外孫,朝照片膘了一眼便立刻掉開目光。 “真噁心。”她咕濃道。

確實如此,吉勒特也有同感。但他強迫自己不去想照片中的內容。 “我們來試試看,追踪一下這個人。”他提議道。 “要是能找到他,或許他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尋找菲特的線索。” 在因特網上追踪某人有兩個辦法。如果有郵件或者是新聞討論組帖子的真實文頭,可以查看路徑說明,從中了解信息從哪裡進人因特網,以及到達它被下載的那台電腦所走的路徑。只要出示法院指令,最初那台網絡的系統管理員有可能會告訴警方該信息發送用戶的姓名和地址。 然而,通常說來,黑客喜歡使用假文頭,以防被人跟踪。吉勒特一眼就看出,弗拉斯特的文頭是偽造的——真實的因特網路徑只有小寫字,而這個卻大小寫混雜。他把這點告訴大家,隨即又加上一句,他要用第二種跟踪辦法找到弗拉斯特:即通過他的網址——vlast453 @ euronet. net去查。吉勒特上載了超級跟踪軟件。他鍵人弗拉斯特的地址,程序開始工作。屏幕上出現一張世界地圖,一條點線從聖何塞——即計算機犯罪調查組的電腦延伸出去——跨越了太平洋。每當它碰到一個新的因特網路由器從而改變路線,計算機都會發出被喚做“檔”的電子聲——這個名稱是模仿一種潛水艇聲納發出的聲音命名的。

諾蘭說:“這就是你寫的軟件嗎?” “對。” “真棒。” “是啊,挺好玩的。”吉勒特回答,發現自己的才華又為他贏得了幾分來自這位女性的愛慕。 那條線代表了從計算機犯罪調查組所在地到弗.拉斯特計算機所走的路徑,只見它一路向西去,最終停在了歐洲的中部,末端是個盒子,裡面裝著一個問號。 吉勒特望著這個圖形,輕輕敲著屏幕。 “看來,弗拉斯特這會兒不在上網,要么就是他把計算機所在位置掩蓋起來了——就是線頭打問號的地方。現在離他最近的就是他的服務供應商:Euronet. bulg.net。他通過歐洲網的保加利亞服務器登錄上網。我早應該想到的。” 諾蘭和米勒在一旁點頭表示同意。保加利亞的人均黑客數量也許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在柏林牆倒塌、中歐共產主義消亡之後,保加利亞政府曾試圖把國家建成前蘇聯集團的矽谷,引進了成千上萬個出色的軟件編寫員和電腦專業人士。然而,他們到頭來卻大失所望,因為IBM、蘋果、微軟和其他美國公司早已勢如破竹,打人整個世界市場。外國科技公司沒能趕上同行腳步,年輕的電腦高手們無所事事,成天只是在咖啡店裡消磨時光,或者進行黑客攻擊。保加利亞每年生產的電腦病毒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諾蘭問米勒:“保加利亞當局願意合作嗎?” “沒門。他們政府甚至理都不理我們的諮詢要求。”史蒂芬·米勒建議道,“幹嗎不直接發封郵件給弗拉斯特?” “不行。”吉勒特說,“他可能會提醒菲特注意。我看這是個空端。” 就在這時,電腦嘟地響了一聲,表示吉勒特的機器人又捕捉到了什麼。 搜尋結果: 搜尋要求:“三一X” 位置:IRC, # hack 狀況:在網 三一X是吉勒特之前跟踪的目標,就是那個似乎對菲特和“隱秘門”軟件非常了解的黑客。 “他正在因特網在線實時交談的黑客聊天室裡。”吉勒特說,“不知他肯不肯把有關菲特的事告訴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但我們還是要跟踪試試。”他朝米勒說:“上網之前,我需要一個匿名人軟件。我那個在你的系統裡運行還得修改。”

所謂匿名人軟件,或者叫覆蓋軟件,能在用戶上網時,造成撲朔迷離的假象,讓人以為用戶是位於別處的另一個人,以此抵擋任何人的跟踪企圖。 “沒問題,前些天我剛編寫了一個。” 米勒把匿名人軟件上載到吉勒特面前的工作站裡。 “要是三一X想跟踪你,他只能看到你是在奧斯丁的一個公共電腦終端登錄上網的。那是一個範圍很大的高科技區,許多德克薩斯州大學的學生在那裡進行黑客攻擊。” “很好。”吉勒特回到鍵盤前,先是簡要閱讀了米勒的軟件,然後將新起的假用戶名“叛逆者334”鍵人匿名人軟件。他看著大家,“好,讓我們和鯊魚一塊兒遨遊吧。”他說著按下“確認”鍵。 “就是那個位置。”保安說,“就停在那兒,是一輛白色轎車。停了大約有一個小時,正好差不多是那個姑娘遭人綁架的時間。我肯定駕駛座位上有人。” 保安指著網絡營銷策略公司的三層大樓後面停車場上一溜空蕩蕩的泊車位。那些位置居高臨下,俯瞰著丘伯提諾城維斯塔餐館的後停車場。正是在那裡,喬恩·荷勒維,又叫菲特,運用社交工程手段,假扮他人,騙殺了列拉·吉伯森。坐在這輛神秘轎車裡的不管是誰,即使未能親眼目睹整個劫持過程,也能清清楚楚看見菲特的車子。 可是,弗蘭克·畢肖普和鮑伯·謝爾登與網絡營銷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女主管剛剛與在大樓裡上班的總共三十二位員工面談過,卻沒有找到那輛轎車。 兩位警官此刻正與註意到那輛車的保安交談,看能否了解到其他線索,幫助他們找到那輛車。 鮑伯·謝爾登問:“這車一定得是公司裡哪個員工的嗎?” “是的。”個子很高的保安給予肯定回答。 “必須有員工出人證才能進人大門到這個停車場。” “那訪客呢?”畢肖普問。 “不行,他們停在前面。” 畢肖普和謝爾登交換了一眼焦急的目光。從誰的嘴裡也沒掏出任何線索。剛才離開調查組後,他們到聖何塞州警署總部逗留了一下,取了一張馬薩諸塞州警署發來的喬恩·荷勒維當初被捕登記時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這是一個瘦削的年輕人,留著深棕色頭髮,幾乎沒有任何突出特徵——和矽谷的上萬個其他年輕人長得一模一樣。赫圖·拉米瑞茲和提姆·莫根也一樣碰了壁。他們在調查山景城奧麗戲劇用品公司時,當班的惟一一名店員完全不認得菲特的照片。 倒是小組所在地的幾個人發現了一個線索——懷亞特·吉勒特的機器人軟件查到了一條提到菲特的訊息,這是琳達·桑切茲在電話裡告訴畢肖普的——但追踪過去也是個空端。 保加利亞,畢肖普冷笑地心想。這究竟是件什麼案子? 他朝保安說:“先生,想問你個問題。為什麼你會注意到那輛車子?” “對不起,你說什麼?” “那是一個停車場。車子停在那裡是很平常的事。為什麼你會注意到那輛轎車?” “是這樣的,其實很少有車子會停在這後面。那是我最近看到的惟一一輛。”他望望四周,確信只有他們三人,才補充說明道:“知道嗎,公司近來生意不太好。員工已經裁減到只剩四十人,而去年有將近二百人。只要願意,全部停放在前停車場都夠。事實上,總裁鼓勵大家這麼做——好讓公司不至於看起來快倒閉的樣子。”他壓低嗓門,“依我看,這些破網絡公司並不像眾人所吹捧的是個金蛋。我正想辦法在可斯可公司找份工作。那是一家著名零售企業……現在看來,那才是有前途的工作。” 有了,弗蘭克望著維斯塔餐館在心裡說。設想一下:一輛車孤零零停在不是非得停靠的地方。就從這裡下手。 他隱約想到了什麼,但想法一閃即逝。 他們謝過保安,沿著一條鵝卵石小徑返回車子。這條小徑蜿蜒穿過環抱辦公樓的整個公園。 “純粹浪費時間。”謝爾登說。不過他說的是明擺的事實——多數調查取證工作都是浪費時間,而且他看上去並不顯得特別失望。 好好想想,畢肖普在心裡一再使勁。 就從這裡下手。 此時正是下班時間,一些員工正沿著小徑往前停車場走。畢肖普見到其中有一位商人,三十多歲的年紀,正一言不發地走在一位身穿西裝的年輕女子身邊。突然他轉過臉,抓起女子的手,兩人嬉笑著隱沒在一簇丁香樹叢後。幽暗處,只見兩人擁抱在一起,熱烈親吻。 眼前這番偷情景象讓他想起自己的家人,畢肖普不禁想到下星期會有多少時間見到妻子和兒子。他知道不會有太多時間。 接著,正如有時會發生的那樣,當兩種想法同時出現在他心裡時,第三種想法便隨即產生。 就從這裡…… 他猛地停下腳步。 ……下手。 “我們走。”畢肖普喊了一聲,朝來路奔跑起來。他雖然比謝爾登精瘦得多,健康狀況卻好不了多少,兩人跑回到辦公大樓時,他已經氣喘吁籲,樂此不疲的襯衫再一次滑出褲腰。 “這麼急著幹什麼?”搭檔喘著氣問。 畢肖普沒有回答,繼續奔跑著穿過公司大廳,回到人事部。他氣勢洶洶地闖進去,秘書見狀驚愕地站起身,但他沒理秘書,徑直推開人事部主管辦公室的門,女主管正坐在裡面和一個年輕人說話。 “探長,”涼訝的女主管招呼,“有什麼事嗎?” 畢肖普大口喘著氣說:“我需要問幾個有關公司員工的問題。”他掃了一眼年輕人。 “最好私下談。” “你先出去一下好嗎?”她朝坐在對面的男人說,那人趕緊走出辦公室。 謝爾登把門關上。 “什麼樣的問題?人事方面的嗎?” “不,”畢肖普回答,“是私人問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